您的位置:首页医院新闻传承中医国粹 匠心“炼”就好膏

传承中医国粹 匠心“炼”就好膏

2022-06-30

       中医药一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、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,中医药发展要传承,更要创新,而作为其特色疗法之一的中药膏方,如何紧跟时代步伐,做到与时俱进、包容并蓄,膏方在临床施治中,有哪些宝贵经验值得分享?膏方治未病的保健理念如何能造福更多人群?

 

       现代人离不了中医**

 

       膏方历史悠久,起于汉唐,在《皇帝内经》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。唐以前称膏者,有内服也有外用,作用以治疗为主;称煎者多作内服,除用于治疗外,亦已作为药饵补剂用于**。在我国的中医药学上,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**理念及其实践经验。然而,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,关于中医的质疑声越来越多。中医是否会毁在中药上?中医是否会被西医取而代之,使其退出现代医疗舞台……

 

       面对种种质疑声,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教授并不认。“我不仅对中医很‘友好’,还很尊重中医,喜欢中医。事实在这儿摆着,中国人几千年活下来,没有中医行吗?”他说。

 

       **政协委员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认为,在传统阴阳辩证思想的基础上,中医经过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反复实践,由实践形成了**的规律和规范,在历代控制相关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有效方法,“中医是一个发展的科学,也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学科,也不是止步不前的医疗手段。”提及中医药的未来发展,史大卓表示,继承、发展、创新,3个方面缺一不可。保护和弘扬传统中医,须避免中医成为“博物馆医学”。

 

       事实上,很多现代医疗保健知识,在中医古书中就有体现,只是常为现代人所忽视。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系主任马冠生介绍,《黄帝内经》是较早的膳食指南,一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了非常多的宣传,但是传统的中医理论、**保健知识和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,这也是现代学者在进行科普时面临的一个挑战。“较新版膳食指南中,很多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离开《黄帝内经》,比如谷类为主、食物多样,吃动平衡等,都能找到当年很多基础的痕迹。”

 

       膏滋方类中药需求旺盛

 

       近年来,人们对膏方**的认知进一步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追求健康的时尚之选,膏方,这颗中国古老**文化中的璀璨明珠,也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标志,同时成为远销海外的女性**圣品。

 

       膏方之所以“墙里开花墙外香”,主要得益于中医药在国外受到的广泛认可。据中华中医药学会**交流部主任孙永章介绍,目前,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,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医诊所大概有10万余家,境外从业人员就有30多万之众。孙永章说:“我从事中华中医药学会**部工作的10年,发现世界不同地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各不相同,尤其是东南亚地区,包括阿拉伯地区,对膏方或滋补类的中医药需求非常旺盛。”

 

       膏方的走俏和膏方的品质、功效密不可分。膏就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作用,中医的膏方就是润泽人体的流膏,膏方的应用范围很广,古今大量实践证明,它的适应症有多方面。

 

       匠心手艺汲取古法传承

 

       中医熬膏不易,要熬出真的好膏,是个技术活儿,也是一个良心活儿。

 

       以旗黄膏为例,从小铜锅到不锈钢锅再到通山无菌车间,始终坚持古法手工。跟以往通过机器控温、流水线加工的做法不同,古法熬膏的繁复工艺,旗黄膏就是经过12小时的浸渍,3道提取,4次浓缩,48小时化胶,武火3次,文火收膏,历经选、制、洗、泡、煎、秘、滤、收等8道工序,较大程度保留了传统熬膏工艺的精髓。

 

       中医的精髓要继承,但不能把中医的博大精深当做噱头去作秀,弄个炉子搞个铜锅在大街上熬。在他看来,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。

 

       真的好膏是嗅之无焦味、无异味,而有淡淡的药香,没有糖的结晶析出。膏滋的品质与熬膏人本领的大小密切相关。温长路表示,在中药的应用史上,膏方从皇家、富家、进补家的药单上逐渐进入寻常百姓。但须要注意的是,既不能把膏方当做**药,也不能把膏方错误地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小甜膏、无关痛痒的食疗物,或者是百病能用的万金油。膏方仅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剂型,吃膏方也只是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选择,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温长路特别提醒,卖膏方要做良心药,介绍膏方要说良心话,只有这样,中医学才能向前进步,膏方业才能健康发展。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
下一篇